您的位置: 首页 > 工程案例 > 现代风格

雷火电竞官网14家高校参展!来中国建筑科技馆看中华大地民居的斑斓画卷

发布日期:2024-07-19 09:01:03 浏览次数:

  8月22日,中国建筑科技馆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同策划、主办的“中国民居——传统居住研究展”,在武汉开幕。

  民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呈现历代中国人的居住方式,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不同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人文条件、审美观念,共同造就了民居绚丽多姿的建筑形态与风格,推动民居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风格。

  该展作为中国建筑科技馆开馆三周年特展,邀请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14所高校参展,荟萃了32件(套)展品、近200个民居案例,是国内首个大规模、多维度、全景式展示中国民居的临时展览。

  展览通过实物、模型、手稿、著述、图像、装置、沉浸式多媒体等形式,首次将众多前沿的学术研究、行业实践成果向社会公众展出,试图通过参展各方的多重视野诠释和呈现中华大地民居的过去、当代与未来。

  该展总策划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晓峰在展览前言中提到:“中国民居,是历代中国人在不同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下的居住方式。地方文明与价值体系、山河地貌与气候条件、工匠精神与营建技艺,共同构成了传统居住文化的底色,塑造了镶嵌在这片壮美土地上多彩斑斓的居住样貌。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当下,多重力量交相冲击,正极大地改变着传统居住形态。

  在这里,历史遗存与“现代化”胶着,乡愁与“疏离感”并置,传统村落与民居正面临消亡与存续的危机。但,我们依然能看到,这种与居住有关的“传统”,作为时序演替的脉络,仍以其独特的方式和生命力,联通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了解这些“传统”,也是阅读一部有关中国式居住方式的大书。”

  展览以地域方位为经、以地方性特征为维,共分为六大部分。“寒地(北)”部分,聚焦寒冷的北方地区,以东北传统民居演变、井干式木构民居技术更新、松嫩流域渔猎民居营建、巴丹吉林沙漠中真实的家与先锋住居实验等展现与极端气候相适应的居住方式。

  “高原(西)”部分,聚焦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梳理三江之源、河湟谷地、黄土沟壑、河西走廊的居住传统与传承发展;展示生土这一传统乡土材料在当代的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呈现川渝地区旧物与新貌并置的民居特色。

  “流域(中)”部分,聚焦湖北清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湘江流域,梳理武陵干栏的自然文化成因、匠艺匠法、在地更新实践,呈现湖湘大地承载的传统乡土聚落与民居文脉,以及当代建筑创作与乡村建设对地方传统的传承、转化与发展。

  “族群(东)”部分,聚焦东部地区,围绕宗族、族群等议题展开,多层级呈现徽州村落民居变化与民俗生活,辨析乡土营造技艺与复杂营造尺系,展现对楠溪江、诸葛村、黄冈侗寨等典型乡土聚落的研究保护。

  “多元(南)”部分,聚焦彩云之南,展现观念形态城镇、自然形态城镇、合院式民居、哈尼族蘑菇房、土掌房、干栏式民居等多元居住样式,呈现沙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当代乡土营造活动的温度与力量。“跨越”部分,通过多种形式让长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成就、内涵、价值、精神鲜活起来,展示长城不仅是一堵墙,而是集军事防御和民族交融于一体的“巨系统—秩序带”。

  梭梭棚屋、西北窑洞、武陵聚落、干栏民居、川盐古道聚落、徽州村落、黄冈侗寨、哈尼族蘑菇房、诸葛村、木楞房、土掌房、傣族竹楼……这些现场展示的传统民居,串联起绵延千百年的文化脉络,凝结成极易触动乡愁的文化符号,乡土中国的“根”与“魂”在其中生生不息。如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梭梭棚屋,不用一根绳、一颗钉、单靠弯曲的枝杆互相咬合建造而成,诉说着阿拉善牧民的神奇技艺;湖北清江流域的武陵聚落与干栏民居,是一部“平摆着的中国建筑史”,诠释着匠人、匠艺、匠法、匠具共同造就的武陵传统木构民居艺术;川盐古道上的产盐聚落、运盐聚落,展示了因为盐这一生活必需品而形成的产盐作坊、盐运集镇等建筑聚落;合院式民居、哈尼族蘑菇房、土掌房、干栏式民居等多元居住样式,则展示了彩云之南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居住样貌。

  该展执行策划吴梦诗介绍说:“‘中国民居——传统居住研究展’,立足新时代,从时间尺度、地理跨度、民族文化等多重视野,挖掘、展示、解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民居的悠久历史和演变历程,诠释乡野俚俗、自然地理与工匠技艺等多重因素缠绕生长而出的传统居住文化。希冀展览能够让观众进一步了解民居的多维价值,凝聚保护这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共识,为新时代城乡建筑遗产的存续和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大漠之晶——可移动的家”,继承了传统蒙古包使用折叠便携、易于拆卸运输的特点,利用互承结构原理承托屋架及厚重覆盖物的重量,有效应对春季沙尘暴、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等极端恶劣天气,呈现出传统居住建筑的生态延续和当代应变。

  “武陵绿色乡村算法生成·民居数字化”,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语言技术,通过转译乡村住宅的经验和特征,在自动生成中延续其特有的地貌特征、建筑形态与尺度关系,有助于原有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再生,体现科技对乡村的人文关怀。

  “长城巨系统——秩序带”,诠释长城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军防聚落和文化遗产,蕴含跨越地域文化、地理气候、研究方法等多个“跨越”内涵,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长城“搬下山”,以最菱楼、彩色长城、最陡峭长城等众多新发现、新认知和直观可视的历史复原图,让长城遗产的成就、内涵、价值、精神鲜活起来……

  民居是历史的活化石,凝结着在地匠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自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意识,折射出一方水土的文化记忆与发展历程,凝聚成极易触动乡愁的文化符号,成为中华多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密码,乡土中国的“根”与“魂”在这里生生不息。

  该展总策划之一、中国建筑科技馆馆长连红表示:“中国建筑科技馆肩负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使命,希冀‘中国民居展’能够引领大众认识、喜爱、守护民居这类历史文化遗产,唤起社会保护和延续民居建筑的热情和共识,激发公众对中国传统建筑璀璨成果的自豪之情,让大众认识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精髓依旧适用于今天和未来,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通过民居建筑的载体继续薪火相传,助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

  据悉,“中国民居——传统居住研究展”展期至2023年10月31日,中国建筑科技馆开馆期间,市民与游客可免费预约看展,观看壮美山河里多姿多彩的民居画卷,体味绵延流长的中华文脉与民族记忆,探寻民居保护发展的创新实践与未来可能。(通讯员盖伟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