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工程案例 > 现代风格

雷火电竞官网江门古祠重生记

发布日期:2024-03-21 23:43:13 浏览次数:

  德循林公祠位于广东江门蓬江区丹灶乡塘边里,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1935年,马来西亚华侨、著名银行家林紫昭为纪念父亲林德循修建家祠。室内布局一步一景,砖雕、石雕、木雕、瓷雕等精美的近代岭南建筑工艺韵味十足,还有百叶窗、趟窗、古典柱式等南洋建筑元素尽显华侨特色。2019年,德循林公祠被江门市政府评定为历史建筑。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暨建筑系教授谭金花表示,德循林公祠属于传统广府祠堂形制,是江门唯一蓝色琉璃瓦顶的祠堂,也充分体现了五邑地区中西文化结合的建筑特色,对深入研究民国时期五邑侨乡的建筑技艺和华侨思想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为使家族祠堂重获“新生”,南洋华侨林紫昭孙女、美籍华人林爱莹花了10年的时间。

  林爱莹对林紫昭的印象,几乎全部来源于家人口中的回忆。“年少时,母亲曾向我提及祖父为家乡兴建学校、诊所和道路的事迹;姑姑常向我讲述大家欢聚在祠堂共度元宵佳节的场景,她说,每逢过年,祖父会带着他的孩子们挨家挨户给村民送上红包,传递着新年的祝福和温暖。”林爱莹说,除此之外,她对于林紫昭及其家族的往事一无所知。

  “在成长过程中,我是学校班级里唯一的亚裔面孔。当时亚裔面孔从未出现在杂志、电视和其他媒体上,那时的华裔孩子想努力融入当地社会,没有更多机会去了解他们自己的‘根’。”林爱莹称,“我父母在家会说广东话,周末我们会去唐人街吃广东茶点,但我对中国、对华侨华人的认知都不是很完整。”

  2014年,林爱莹的家人处理林紫昭在广州的房产时,意外发现位于塘边里的祠堂,于是他们邀请她加入,希望共同保护这座承载着家族记忆与历史的建筑,“在此之前,我不知道江门,更不知道江门在无数海外华侨华人心中的特殊意义。”林爱莹说。

  2015年,林爱莹首次踏上前往江门的旅程。“祠堂内荒草丛生,有些树枝长到了墙内,有些穿透了石缝,交错缠绕在墙壁、石柱上。”眼前的景象让她决定倾尽全力修复德循林公祠。

  为确保得到祠堂的合法继承权,林爱莹在中国聘请律师收集相关文件。“由于祖父的家族成员分散在世界各地,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法律,所有文件都需要先在当地进行公证后,再由中国驻该国领事馆认证,才能被认定为有效。”林爱莹为此花了5年时间。

  一个不懂中文、不了解中国社会、法律体系的人如何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面对质疑和不确定性,林爱莹一直都在说服自己继续前进,“我的很多家人都放弃了,而我成了唯一坚守至今的人。”

  2020年,林爱莹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仓东计划”保育文化遗产的文章,于是联系了“仓东计划”发起人谭金花,两人一拍即合,携手为修复祠堂努力。

  “我记得我当时我联系了谭教授,问她是否愿意帮助我。她很快回答‘好’的时候,我很震惊,如此纯粹的信任与慷慨在这个年代实属难得。后来每次和她谈论出现的困难时,她都会告诉我,‘没关系,我们会找到解决办法的。’”林爱莹说。

  在谭金花的带领下,建筑保护活化工程于2021年正式启动,2023年竣工,这座历经沧桑的家族祠堂被全面修缮。

  谭金花表示,修缮按照国际文化遗产修复理念开展工作,充分尊重祠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尽可能选用原建筑使用的材料、工艺和技术。“我们去寻觅从事砖雕、石雕、木雕等的乡村工匠,请他们用传统手工艺进行修复,这一过程虽然耗时耗力,但能最大程度还原祠堂最初的容貌。”

  “资金问题也是一大挑战。承建商陈伟扬鼎力相助,垫资重修德循林公祠,并且我们还得到了志愿者、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和关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德循林公祠得以重现昔日风采。”谭金花和林爱莹共同说道。

  “我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是真的。”近日,再次走进位于广东江门蓬江区丹灶乡塘边里的家族祠堂,林爱莹几度哽咽。她称,十年的坚持与努力,如今终于见证德循林公祠的“新生”。

  “从只身来到江门,到和参与祠堂修缮的朋友结下友谊,这段寻根之旅让我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华裔身份感到自豪。”林爱莹表示,她正以自己的经历帮助其他华侨华人后裔修复祖屋,也努力让更多人了解海外华侨华人的历史。“德循林公祠留住了我的‘根’,也希望通过它,有更多人了解华侨文化。”

  “祖祠是海外华裔在家乡的根。”谭金花表示,应保护祖屋、祠堂等华侨华人建筑,建立“寻根中心”。“‘寻根中心’应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服务机构,要拥有族谱数据库,有帮助海外后代研究侨乡历史文化和族谱的能力,能够提供全英文的研究报告,还能提供导赏、联系家乡亲人、协助祭祖、提供文化体验等各方面的服务。”

  谭金花希望将德循林公祠打造成为华侨寻根基地和文化交流中心,帮助更多祖籍五邑地区的海外华裔“寻根”,重建他们与祖籍地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