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工程案例 > 现代风格

建筑施工工艺标准大全doc雷火电竞官网

发布日期:2024-03-04 01:19:45 浏览次数:

  1 1 目 录 TOC \o 1-4 一、土方工程 PAGEREF _To\h 1 人工挖土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 机械挖土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 基土钎探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8 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2 二、地基与根底工程 PAGEREF _To\h 16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6 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0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桩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3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7 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1 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7 桩承台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3 设备根底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3 素混凝土根底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4 三、地下防水工程 PAGEREF _To\h 58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8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1 地下沥青油毡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5 地下改性沥青油毡(SBS)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70 地下高分子合成(三元乙丙)橡胶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74 地下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77 四、混凝土结构工程 PAGEREF _To\h 81 模板工程 PAGEREF _To\h 81 4.1.1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81 4.1.2 框架结构定型组合钢模板的安装与撤除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84 4.1.3 组合钢木(竹)胶合板模板的安装与撤除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90 4.1.4 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的安装与撤除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03 4.1.5 密肋楼板模壳的安装与撤除 PAGEREF _To\h 107 钢筋绑扎与安装工程 PAGEREF _To\h 111 4.2.1 地下室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11 4.2.2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15 4.2.3 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墙体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20 4.2.4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25 4.2.5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31 钢筋接头 PAGEREF _To\h 134 4.3.1 钢筋手工电弧焊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34 4.3.2 水平钢筋窄间隙焊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41 4.3.3 钢筋气压焊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45 4.3.4 钢筋闪光对焊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49 4.3.5 钢筋电渣力焊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54 4.3.6 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58 4.3.7 锥螺纹钢筋接头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60 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养护 PAGEREF _To\h 164 4.4.1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64 4.4.2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70 4.4.3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76 4.4.4 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80 4.4.5 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84 4.4.6 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88 4.4.7 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95 构件安装工程 PAGEREF _To\h 198 4.5.1 预应力短向圆孔板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198 4.5.2 预应力实心整间大楼板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01 4.5.3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04 4.5.4 预制外墙板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11 4.5.5 预制外墙板构造防水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15 4.5.6 预制楼梯、休息板及垃圾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19 4.5.7 预制阳台、雨罩、通道板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22 4.5.8 预制钢筋混凝土隔墙板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25 4.5.9 加气混凝土条板安装工艺混凝土 PAGEREF _To\h 228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PAGEREF _To\h 230 4.6.1 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30 4.6.2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35 五、钢结构工程 PAGEREF _To\h 245 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45 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49 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53 钢屋架制作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64 钢屋架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68 钢网架结构拼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72 钢网架结构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82 L1/800 PAGEREF _To\h 290 30.0 PAGEREF _To\h 290 钢结构防腐涂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92 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297 六、砌筑工程 PAGEREF _To\h 300 砖根底砌筑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00 一般砖砌体砌筑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04 料石砌筑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10 中型砌块砌筑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14 空心砖砌筑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20 七、地面与楼面工程 PAGEREF _To\h 326 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26 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29 陶粒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32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35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38 现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42 预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47 陶瓷锦砖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52 塑料板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55 活动地板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60 大理石、花岗石及碎拼大理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63 缸砖、水泥花砖、通体砖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70 预制混凝土板块和水泥方砖路面铺设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74 长条、拼花硬木地板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78 厕、浴间涂膜防水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83 地毯铺设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89 八、门窗工程 PAGEREF _To\h 393 木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93 钢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399 铝合金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03 涂色镀锌钢板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08 硬PVC塑料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12 九、装饰工程 PAGEREF _To\h 416 抹灰工程 PAGEREF _To\h 416 9.1.1 内墙抹石灰砂浆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16 9.1.2 抹水泥砂浆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22 9.1.3 加气混凝土条板墙面抹灰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27 9.1.4 混凝土内墙、顶抹灰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34 9.1.5 墙面水刷石施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40 9.1.6 墙面干粘石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45 9.1.7 拉毛灰施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51 9.1.8 斩假石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55 9.1.9 喷涂、滚涂、弹涂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59 玻璃工程 PAGEREF _To\h 467 9.2.1 钢、木框扇玻璃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67 9.2.2 铝合金框、扇及塑料框、扇玻璃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72 吊顶工程 PAGEREF _To\h 476 9.3.1 木骨架罩面板顶棚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76 9.3.2 轻钢骨架罩面板顶棚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80 隔断及外墙内保温工程 PAGEREF _To\h 484 9.4.1 轻钢龙骨石膏罩面板隔墙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84 9.4.2 增强石膏空心条板隔墙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90 9.4.3 增强水泥(GRC)空心条板隔墙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94 9.4.4 钢丝网架水泥夹心隔墙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499 9.4.5 增强水泥(GRC)聚苯复合板外墙内保温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06 9.4.6 增强石膏聚苯复合板外墙内保温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10 9.4.7 纸面石膏聚苯复合板外墙内保温墙面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15 饰面板(砖)工程 PAGEREF _To\h 519 9.5.1 室外贴面砖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19 9.5.2 大理石、磨光花岗石、预制水磨石饰面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24 9.5.3 大理石、花岗石干挂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30 9.5.4 玻璃幕墙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36 9.5.5 金属饰面板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43 9.5.6 墙面贴陶瓷锦砖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48 涂料、裱糊、刷浆 PAGEREF _To\h 553 9.6.1 木材外表施涂溶剂型混色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53 9.6.2 木料外表施涂清漆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57 9.6.3 木料外表施涂混色磁漆磨退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61 9.6.4 木料外表施涂丙烯酸清漆磨退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61 9.6.5 金属外表施涂混色油漆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65 9.6.6 混凝土及抹灰外表施涂油性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69 9.6.7 混凝土及抹灰外表施涂乳液薄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73 9.6.8 混凝土及抹灰面彩色喷涂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76 9.6.9 一般刷(喷)浆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80 9.6.10 木地(楼)板施涂清漆打蜡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85 9.6.11 裱糊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90 9.6.12 软包墙面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595 细木花饰工程 PAGEREF _To\h 600 9.7.1 木窗帘盒、金属窗帘杆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00 9.7.2 壁柜、吊柜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02 9.7.3 楼梯扶手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05 9.7.4 木护墙、木筒子板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08 9.7.5 挂镜线、贴脸板、压缝条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12 9.7.6 窗台板、暖气罩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14 9.7.7 塑料踢脚板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17 9.7.8 预制花饰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20 十、屋面工程 PAGEREF _To\h 622 屋面找平层施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22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26 沥青油毡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30 合成高分子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35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40 雨水管、变形缝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PAGEREF _To\h 644 1 1 1 土方工程 1-1人工挖土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坑(槽)和管沟等人工挖土。 2.施工准备 2.1??主要机具: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作业条件: ??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去除和处理完毕。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场地外表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然后再开挖。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3.2??坡度确实定: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以下数值的规定,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1??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一1.0m; .2??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一1.25m; .3??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一1.5m; .4??坚硬的粘土一2.0m。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1的规定。 ????3.3??根据根底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开挖。 各类土的边坡坡度????????????????????表1-1 项次 土的类别 边??坡??坡??度??(高∶宽)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载 坡顶有动载 1 中密的砂土 1∶ 1∶ 1∶ 2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 1∶ 1∶ 1∶ 3 硬塑的轻亚粘土 1∶ 1∶ 1∶ 4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 1∶ 1∶ 1∶ 5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1∶ 1∶ 1∶ 6 老黄土 1∶ 1∶ 1∶ 7 软土?(经井点降水后) 1∶ 注:当有成熟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如地质条件好,土(岩)质较均匀,高度在10m以内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按表1-4确定: 各类土的挖方边坡坡度????????????????????表1-4 项次 土??的??类??别 边坡坡度?(高∶宽) 1 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 1∶~1∶ 2 一般粘性土 坚????硬 1∶~1∶ 硬????塑 1∶~1∶ 3 碎石类土 充填坚硬、硬塑性粘土 1∶~1∶ 充填砂土 1∶~1∶ 注:当有成熟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开挖各种浅根底,如不放坡时,应先沿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 ??开挖各种槽坑: .1??浅条形根底。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60cm为宜,从开挖端都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碎石类土先用镐翻松,正向挖掘,每层深度,视翻土厚度而定,每层应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 .2??浅管沟。与浅的条形根底开挖根本相同,仅沟帮不切直修平。标高按龙门板上平往下返出沟底尺寸,当挖土接近设计标高时,再从两端龙门板下面的沟底标高上返50cm为基准点,拉小线用尺检查沟底标高,最后修整沟底。 .3??开挖放坡的坑(槽)和管沟时,应先按施工方案规定的坡度,粗略开挖,再分层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线rn左右做出一条,以此线为准进行铲坡。深管沟挖土时,应在沟帮中间留出宽度80cm左右的倒土台。 .4??开挖大面积线基坑时,沿坑三面同时开挖,挖出的土方装入手推车或翻斗车,由未开挖的一面运至弃土地点。 3.4??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开挖后,在挖到距槽底50cm以内时,测量放线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橛。在挖至接近槽底标高时,用尺或事先量好的50cm标准尺杆,随时以小木橛上平,校核槽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据此修整槽帮,最后去除槽底土方,修底铲平。 3.5??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帮和坡度,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加以保护。 在开挖槽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和直立帮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抛于槽边的土方(或材料)应距槽(沟)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l.5m。在柱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 3.6??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至弃土处,防止二次搬运。 3.7??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那么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逐片的分期完成。 雨季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支撑、土堤等的检查。 3.8??土方开挖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应按冬施方案进行。 采用防止冻结法开挖土方时,可在冻结前用保温材料覆盖或将表层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0.3m。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必须防止根底下的基土遭受冻结。如基坑(槽)开挖完毕后,有较长的停歇时间,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地基不得受冻。如遇开挖土方引起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和根底暴露时,应采用防冻措施,以防产生冻结破坏。 4.质量标准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项 序 工程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校基 基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 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 控 项 目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 (由设计中心 线 - 经纬仪,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一 般 项 目 1 外表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分析 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5.成品保护 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坐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正确。 5.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5.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线??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6.2??软土地区桩基挖土应防止桩基位移: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桩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在密集桩附近开挖基坑(槽)时,应事先确定防桩基位移的措施。 6.3??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底的扰动。如根底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根底时再挖掉。 6.4??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6.5??开挖尺寸缺乏: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 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线.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大型基坑(槽)、管沟以及大面积平整场地等机械挖土。 2.施工准备 2.1??主要机具: ??挖土机械有:挖土机、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 ??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2.2??作业条件: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去除和处理完毕。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 ??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3.2??坡度确实定: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根底坑(槽)、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以下数值规定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1??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一1.0rn。 .2??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一1.25m。 .3??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5m。 .4??坚硬性粘土一2.0m。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l-3的规定。 ?????????????????????????????????各类土的边坡坡度????????????????????表1-3 项次 土的类别 边??坡??坡??度??(高∶宽)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载 坡顶有动载 1 中密的砂土 1∶ 1∶ 1∶ 2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 1∶ 1∶ 1∶ 3 硬塑的轻亚粘土 1∶ 1∶ 1∶ 4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 1∶ 1∶ 1∶ 5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1∶ 1∶ 1∶ 6 老黄土 1∶ 1∶ 1∶ 7 软土?(经井点降水后) 1∶ 注:当有成熟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如地质条件好,土(岩)质较均匀,高度在10m以内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按表1-4确定: 各类土的挖方边坡坡度????????????????????表1-4 项次 土??的??类??别 边坡坡度?(高∶宽) 1 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 1∶~1∶ 2 一般粘性土 坚????硬 1∶~1∶ 硬????塑 1∶~1∶ 3 碎石类土 充填坚硬、硬塑性粘土 1∶~1∶ 充填砂土 1∶~1∶ 注:当有成熟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挖方经过不同类别土(岩)层或深度超过10m时,其边坡可做成折线形或台阶形。 ??城市挖方因邻近建筑物限制,而采用护坡桩时,可以不放坡,但要有护坡桩的施工方案。 3.3??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采用推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一般应从两端或顶端开始(纵向)推土,把土推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土推离基坑(槽)的两侧。 ??采用铲运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应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但每层的中心线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 ??采用反铲、拉铲挖土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其施工方法有两种; .1??端头挖土法:挖土机从基坑(槽)或管沟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 .2??侧向挖土法:挖土机一面沿着基坑(槽)或管沟的一侧移动,自卸汽车在另一侧装运土。 ??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或管沟深度的1/2。如挖土深度超过5m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 3.4??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3.4.l??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暂留土层:一般铲运机、推土机挖土时,为20cm左右;挖土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 ??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3.5??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去除槽底土方。 ??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防止二次搬运。 3.6??雨、冬期施工: ??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那么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雨期施工在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土方开挖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应按冬施方案进行。 ??采用防止冻结法开挖土方时,可在冻结以前,用保温材料覆盖或将表层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应根据当地气温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30cm。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必须防止根底下基土受冻。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如遇开挖土方引起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基和根底暴露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以防产生冻结破坏。 4.质量标准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项 序 工程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桩基 基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 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 控 项 目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 (由设计中心 线 - 经纬仪,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一 般 项 目 1 外表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分析 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5.成品保护 5.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5.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5.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l??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6.2??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遇根底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cm土层不挖,待做根底时再挖。 6.3??施工顺序不合理: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6.4??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推土机、铲运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正铲挖土机挖方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 6.5??开挖尺寸缺乏,边坡过陡: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 6.6??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应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7.2??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1-3基土钎探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根底、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砂:一般中砂。 ??主要机具: .1??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φ22~~2.0m;8~10磅大锤。 .2??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3??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2.2??作业条件: ??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外表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l-6执行。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工艺流程: 放钎点线 → 就位打钎 拔钎 灌砂 记录锤击数 检查孔深 ????3.2??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3.3??就位打钎 ??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rn,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会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4??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锤锤击数。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l-6执行。 ????3.5??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3.6??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3.7??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灌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孔打完或几孔打完后及时灌砂;另一种是每天打完后,统一灌砂一次。 ????????????????????????????钎探孔排列方式??????????????????????? 表1-6 槽宽?(cm) 排列方式及图形 间距?(m) 深度?(m) 小于80 中心一排 80~20 两排错开 大于200 梅花型 柱基 梅花型 ~ 1.5,并?不浅于?短边 3.8??整理记录:按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要清楚,再经过打钎人员和技术员签字后归档。 3.9??冬、雨期施工: ??基土受雨后,不得进行钎探。 ??基土在冬季钎探时,每打几孔后及时掀盖保温材料一次,不得大面积掀盖,以免基土受冻。 4.质量标准 4.1??主控工程: 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 4.2??一般工程: ??钎位根本准确,探孔不得遗漏。 ??钎孔灌砂应密实。 5.成品保护 5.1??钎探完成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或技术员:取消钎孔或移位打钎。不得不打,任意填写锤数。 6.2??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探孔位置填错: ??将钎孔平面布置图上的钎孔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先行对照,有无错误。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或补打。 ??在记录表上用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的钎孔(锤击数的大小)分开。 ??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的孔号的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4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作业条件: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回填前应对根底、箱型根底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根底混凝土强度应到达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板;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3.1??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 → 检验土质 → 分层铺土、耙平 → 夯打密实 →检验密实度 → 修整找平验收 3.2??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前,必须清理到根底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去除干净。 3.3??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3.5??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3.6??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根底;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根底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3.7??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根底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 3.8??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项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3.9??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标准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到达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10??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外表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3.11??雨、冬期施工: ??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或将外表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糟)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冬期回填土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50%;其中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其粒径不得大于150mm。铺填时,冻土块应均匀分布,逐层压实。 ??填土前,应去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土的上层应用未冻土填铺,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沟底至管顶0.5m范围内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士回填;室内房心、基坑(槽)或管沟不得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 ??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层受冻,应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4.质量标准 4.1??主控工程: 4.1.l??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标准的规定。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标准的规定。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4.2一般工程: 4.2?.1?允许偏差工程,见表1-7。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表1-7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顶面标高 ?+0??-50 ?用水准或拉线m靠尺和楔形尺量检查 5.成品保护 ????5.1??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填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5.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 ????5.3??根底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到达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 ????5.4??管沟中的管线,肥槽内从建筑物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后,再按规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坏。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到达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2??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坑(槽)底有有机杂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以及冬期做散水,施工用水渗入垫层中,受冻膨胀等造成。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标准的有关各项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3??管道下部夯填不实:管道下部应按标准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漏夯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 ????6.4??回填土夯压不密: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实。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l??地基钎探记录。 ????7.2??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7.3??回填土的试验报告。 1-5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大面积平整场地、大型基坑和管沟等回填土。 2.施工准备 ?2.l??材料及主要机具: ??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砂、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它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或3/4(使用振动碾时),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粘性土应检验其含水率,必须到达设计控制范围,方可使用。 ??盐渍土一般不可使用。但填料中不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并符合?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附表1.8的规定的盐渍土那么可以使用。 ??主要机具: .1??装运土方机械有: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2??碾压机械有:平碾、羊足碾和振动碾等。 .3??一般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平头或尖头)、2m钢尺、20号铅丝、胶皮管等。 作业条件: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隐蔽检查和验收手续。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如大型基坑或沟边上每隔1m钉上水平桩橛或在邻近的固定建筑物上抄上标准高程点。大面积场地上或地坪每隔一定距离钉上水平桩。 ??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同时要编好施工方案。 3.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 → 检验土质 → 分层铺土 → 分层碾压密实 → 检验密实度 →修整找平验收 ?3.1??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外表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去除干净。 ?3.2??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3??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或按表1-8选用。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表1-8 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遍) 平??????????碾? 200~300 6~8 羊????足????碾? ?200~350 8~16 振??动??平??碾? ?600~1500 ?6~8 蛙式??柴油式??打夯机 ?200~250 ?3~4 3.4??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以下规定: ?平??碾:2km/h????羊足碾:3kW/h ?振动碾:2km/h ?3.5??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长宽比拟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重叠0.5~l.0m左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3.6??填方超出基底外表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宽填可为0.2m。 ?3.7??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3.8??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标准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到达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9??填方全部完成后,外表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3.10??雨、冬期施工: ??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片进行。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回填,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雨施时,应有防雨措施或方案,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填方工程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需经过技术经济比拟后确定。 ??冬期填方前,应去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距离边坡表层1m以内不得用冻土填筑;填方上层应用未冻、不冻胀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填筑,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冬期施工室外平均气温在-5℃以上时,填方高度不受限制;平均温度在-5℃以下时,填方高度不宜超过表1-9的规定。但用石块和不含冰块的砂土(不包括粉砂)、碎石类土填筑时,可不受表内填方高度的限制。 冬期填方高度限制??????????????????????表1-9 平均气温?(℃) 填方高度?(m) -5~-10 -11~-15 -16~-20 ??冬期回填土方,每层铺筑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其中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填方总体积的15%;其粒径不得大于150mm。铺冻土块要均匀分布,逐层压(夯)实。回填土方的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ffff或已填方土层受冻。并且要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4.1??主控工程: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标准的规定。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标准的规定。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4.2一般工程: .1??允许偏差工程,见表l-10。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表1-10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顶面标高 +0,-50 用水准仪或拉线m靠尺和楔形塞尺尺量检查 5.1??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极、标准水准点及龙门板等,填运土方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5.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槽)内。但大型地坪不受限制。 5.3??根底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到达一定强度,不致因回填土而受破坏时,方可回填土方。 6.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到达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2??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个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压实。 6.4??在地形、工程地质复杂地区内的填方,且对填方密实度要求较高时,应采取措施。(如排水暗沟、护坡桩等),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等事故。 6.5??填方基土为杂填土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并要妥善处理基底下的软硬点、空洞、旧基以及暗塘等。 6.6??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6.7??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地基处理记录。 7.2??地基钎探记录。 7.3??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回填土的试验报告。 地基与根底工程 2-1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地评、管沟、室外台阶和散水等灰土地基(垫层)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主要机具有: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作业条件: ??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根底外侧打灰土,必须对根底,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现浇的混凝土根底墙、地梁等均应到达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在3d内不得受水浸泡。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重要的灰土填方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并且将管沟、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去除干净。 ??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如在基坑(槽)或管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3.2??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3.3??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8或3∶7。根底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4??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缺乏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3.5??基坑(槽)底或基土外表应清理干净。特别是槽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3.6??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表2-l选用。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表2-1 项次 夯具的种类 重量?(kg) 虚铺厚度?(mm) 备????注 1 木??夯 40~80 200~250 人力打夯,落高400~500mm,一夯压半夯 2 轻型夯实工具 200~250 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 3 压路机 机重6~10t 200~300 双????轮 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撅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 3.7??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3.8??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槎,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3.9??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标准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到达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0.95;也可按照表2-2的规定执行。 灰土质量密度标准??????????????????????表2-2 项次 土料种类 灰土最小质量密度?(g/cm3) 1 轻亚粘土 2 亚?粘?土 3 粘????土 3.10??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3.11??雨、冬期施工: ??基坑(槽)或管沟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上遭到破坏。 ??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那么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冬期打灰土的土料,不得含有冻土块,要做到随筛、随拌、随打、随盖,认真执行留、接搓和分层夯实的规定。在土壤松散时可允许洒盐水。气温在-10℃以下时,不宜施工。并且要有冬施方案。 4.质量标准 4.1??主控工程: 4.1.l??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灰土的干土质量密度或贯入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的规定。 4.2??一般工程 ??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外表无松散、起皮。 ??留槎和接槎。分层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 4.3??允许偏差工程,见表2-3。 灰土地基允许偏差??????????????????????表2-3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2 顶面标高 外表平整度 ±15 15 用水平仪或拉线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检查 5.成品保护 5.1??施工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桩、轴线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5.2??对根底、根底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以及从根底墙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防止回填灰土时碰撞或损坏。 5.3??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5.4??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根底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否那么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洒雨淋。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未按要求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土。并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步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密实度末到达设计要求的部位,均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2??留、接槎不符合规定:灰土施工时严格执行留接槎的规定。当灰土根底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上下层的灰土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 6.3??生石灰块熟化不良: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体积膨胀,会将上层垫层、根底拱裂。夯必认真对待熟石灰的过筛要求。 6.4??灰土配合比不准确:土料和熟石灰没有认真过标准斗,或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外表,拌合也不均匀,均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应认线??房心灰土外表平整偏差过大,致使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裂、空鼓。认真检查灰土外表的标高及平整度。 6.6??雨、冬期不宜做灰土工程,适当考虑修改设计。否那么应编好分项雨季、冬期施工方案;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质量返工事故。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施工区域内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7.2??地基钎探记录。 7.3??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灰土的试验报告。 2-2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砂石地基、地基处理以及地面垫层(夯实和碾压法)。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天然级配砂石或人工级配砂石: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在缺少中、粗砂和砾石的地区,可采用细砂,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颗粒级配应良好,搅拌均匀。 ??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用做排水固结地基时,含泥量不宜超过3%。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 ??主要机具: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推土机、压路机(6~10t)、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或细铅丝、钢尺或木折尺等。 ????2.2??作业条件: ??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木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墙上、槽和沟的边坡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或钉上水平标高木橛。 ??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水状态。 ??铺筑前,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如有无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 ??检查基槽(坑)、管沟的边坡是否稳定,并去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检验砂石质量→拌和砂浆9人工级配→分层铺筑砂石→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 ????3.2??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如是人工级配砂石,应将砂石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到达设计要求或标准的规定。 ????3.3??分层铺筑砂石 ????3.3.l??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cm,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大面积的砂石垫层,铺筑厚度可达35cm,宜采用6~12t的压路机碾压。 ??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处应注意压(夯)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3.4??洒水: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正确含水量,一般为8%~l2%。 ????3.5??夯实或碾压;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用木夯或蛙式打夯机时(最好用柴油夯机),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3.6??找平和验收: ????3.6.l??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纯砂检查点,用2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外表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施工结束后,应检验砂石地基的承载力。 4质量标准(见下表) 砂及砂石地基质量标准 项 目 序号 检查工程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主控工程 1 地基承载力 设计要求 按规定方法 2 配合比 设计要求 检查拼和时的体积比或重量比 3 压实系数 设计要求 现场实测 一般工程 1 砂石料有机质含量 % ≤5 焙烧法 2 砂石料含泥量 % ≤5 水洗法 3 石料粒径 mm ≤100 筛分法 4 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拟) % ±2 烘干法 5 分层厚度(与设计要求比拟) mm ±50 水准仪 5成品保护 5.1??回填砂石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5.2??地基范围内不应留有孔洞。完工后如无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5.3??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 5.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级配砂石不准或铺筑超厚。 5.5??级配砂石成活后,应连续进行上部施工;否那么应适当经常洒水润湿。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大面积下沉:主要是未按质量要求施工,分层铺筑过厚、碾压遍数不够、洒水缺乏等。要严格执行操作工艺的要求。 6.2??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 6.3??级配不良: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砂石级配良好。 6.4??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石地基,其最下层的铺筑厚度可适当增加50mm。 6.5??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每层的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规定,否那么不能进行上一层的砂石施工。 6.6??砂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冻结的天然砂石不得使用。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二质量记录: 7.1??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7.2??地基钎探记录 7.3??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7.4??砂石的试验报告。 7.5 施工记录。 7.6 取样贯入度实验记录。 7.7 其他必须提供的文件或记录。 2-3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桩工艺标准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打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工程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桩进场后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 ??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一般宜用E43牌号。 ??钢板(接桩用):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宜用低碳钢。 ??主要机具有:柴油打桩机、电焊机、桩帽、运桩小车。索具、钢丝绳、钢垫板或槽钢,以及木折尺等。 2.2??作业条件: ??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了预检手续。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加以保护。 ??处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碍物。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或平安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打。 ??场地应碾压平整,排水畅通,保证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 ??打试验桩。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其数量不少于2根。确定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要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 3.1??工艺流程: 就桩桩机 →起吊预制桩→稳桩 →打桩→接桩→送桩 →中间检查验收→移桩机至下一个桩位 3.2??就位桩机:打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3.3??起吊预制桩: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住桩上端吊环附近处,一般不宜超过30cm,再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去索具。 3.4??稳桩。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较小的落距冷锤1~2次,桩入上一定深度,再使桩垂直稳定。10m以内短桩可目测或用线m以上或打接桩必须用线坠或经纬仪双向校正,不得用目测。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桩在打入前,应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3.5??打桩:用落锤或单动锤打桩时,锤的最大落距不宜超过1.0m。;用柴油锤打桩时,应使锤跳动正常。 ??打桩宜重锤低击,锤重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的类型、结构、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来选用。 ??打桩顺序根据根底的设计标高,先深后浅;依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由于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自中间向两个心向对称进行或向四周进行;也可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3.6??接桩 3.6.l??在桩长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接桩,其预制桩外表上的预埋件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缝变形;焊缝应连续焊满。 ??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lm左右时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mm,节点折曲矢高不得大于l‰桩长。 ??接桩处入土前,应对外露铁件,再次补刷防腐漆。 重要工程应做10%的焊缝探伤检查。 3.7??送桩:设计要求送桩时,那么送桩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才能进行送桩。假设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回填密实。 3.8??检查验收:每根桩打到贯入度要求,桩尖标高进入持力层,接近设计标高时,或打至设计标高时,应进行中间验收。在控制时,一般要求最后三次十锤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规定的数值,或以桩尖打至设计标高来控制,符合设计要求后,填好施工记录。如发现桩位与要求相差较大时,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然后移桩机到新桩位。 3.9??打桩过程中,遇见以下情况应暂停,并及时与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贯入度剧变; ??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 ??桩项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 3.10??待全部桩打完后,开挖至设计标高,应对承载力及桩体质量做检验。并将技术资料提交总包。 3.11对长桩或总锤击数超过500击的锤击数,应符合桩体长度及28d龄期的两项条件才能锤击数。 3.12?冬期在冻土区打桩有困难时,应先将冻土挖除或解冻后进行。 预制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 项 项 目 允许偏差 1 盖有根底梁的桩: 垂直根底梁的中心线根桩基中的桩 1/2桩径或边长 4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最小边的桩 中间桩 1/3桩径或边长 1/2桩径或边长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钢筋砼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 项 序 检查工程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主控工程 1 桩体质量检查 按桩基检测技术规程 按桩基检测技术规程 2 桩位偏差 见上表 用钢尺量 3 承载力 按桩基检测技术规程 按桩基检测技术规程 一般工程 1 成品桩外形 外表平整,颜色均匀,掉角深度<10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0.5% 直观 2 成品桩裂缝(收缩裂缝或吊装裂缝、装运、堆放引起的裂缝) 深度<20mm,宽度 <0.25mm,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 裂缝测定仪,该项在地下水有侵蚀性地区及锤击数超过500击的长桩不适合用 3 成品桩尺寸:横截面边长 桩顶对角线差 桩尖中心线 桩身弯曲矢高 桩顶平整度 mm mm mm mm ±5 <10 <10 <1/1000L <2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L为桩长 用水平尺量 4 电焊接桩:焊缝质量 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 上下节面偏差 节点弯曲矢高 符合标准规定 秒表测定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L为桩长 min min <10 <1/1000L 5 硫磺胶泥接桩:胶泥浇注时间 浇注后停歇时间 min min <

  新版抖音FACTOR初级兴趣电商能力全域兴趣电商经营认证题库商家能力认证-2023年11月.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