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工程案例 > 现代风格

雷火电竞官网从民国走来的建筑群看见熟悉与陌生的温州

发布日期:2024-02-25 04:34:26 浏览次数:

  回观1842年战争,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年期间的摸爬滚打,中国被无形的力量推入世界一体化的漩涡中,而至今世界各个不同的文化风俗依然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温州作为拥有深厚海运文化的港口城市,在近代亦是受西方思潮冲击更为直观。

  1876年《烟台条约》签订,温州成为对外通商口岸,无疑对温州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温州经典港口的朔门开埠后,“洋货”、“洋油”等一系列西方产品涌进温州,其中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德士古煤油公司等均在温州开设外国洋行,直至1900年之后,温州城内已是“瓯为海国,市半洋商”的局面。朔门也成为温州最早受到西方思潮影响的片区之一。

  如果说要探索一座城市的历史,当下建筑的遗留元素是最好的见证图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提及“建筑是凝固的音符,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从最初满足居住者的基本要求,建筑演变成艺术与美学的功能综合体,以形体、结构、空间、色彩、质地等方面形成一座城市凝固历史。

  现代城市化的过程中,如何将历史与当下生活方式进行结合,成为每座城市规划的思考课题之一。随着温州经济重心的逐渐转移,朔门虽已褪去当年的光彩,作为温州老城保护最为完整的街巷,逐步深入温州的文脉,总离不开朔门。这一次,他从历史走来,孑然一身,以中西合璧的双重风格,开启温州从近代过渡至现代的一扇门扉。

  原为胡氏家族开设的胡协盛礼记酒坊,民国时期典型的西式建筑风格,为两间两层西式的砖木结构楼房。旁边则是张寿伍纸店旧址。

  本是张寿伍经营纸业的场所,民国时期典型的西式建筑风格,为两间两层西式的砖木结构楼房。

  朔门粮站前身为顺源南货店,为一叶姓大户人家所有。粮站曾在抗日战争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而后叶家人按照房子本来的面貌将其修复 。解放后,顺园南货店被收归于国有资产,顺园南货店自那时起被改造为朔门粮站,于是也有了也就有了现在建筑上“朔门粮站”四个大字。1980年中期,粮票逐渐退出市场,朔门粮站也被取消。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朔门粮站旧址随后归还于叶姓人家。

  吴闻香,温州永嘉枫林人,初时在七枫巷口开设“吴长源油店”,凭借油店与瓯海关临近的好处,结交海关内英语较好的高级职员,由此搭建同外界交往的渠道。1895年,吴长源油店得以进口成套榨油机,开温州机器榨油之先例,吴长源油店的产品广销温州,甚至还外运上海转销各地。而后又代理德国染料,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功获得了美孚石油公司的代理权。

  出于服务实业的目的,吴家还设立吴长源钱庄,然而在1935年后,国民政府推行法币、垄断金融,与民争利,加之战争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1937年,吴闻香长子吴韫石由于经营失误,吴长源钱庄发生风险,吴家倾尽家产,又从银行贷款,以无限责任方式承担全额赔款。自此,吴家生意元气大伤,实业根基也被拖垮,但吴氏家族维护信誉的举措深受赞誉。

  解放街北段沿街多是温州典型工商业主的商业店面,为了就近方便,也在朔门片区街巷内设置了自身的住宅府邸,譬如在朔门古街的张寿伍宅 ,在七枫巷原是吴宅的胡炘旧宅等,这也与温州居住建筑群体的空间演变有关。

  清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 、意识形态开始处于转型期。家庭功能、家庭结构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家族为主的居住模式转向社会型的集聚模式。居民自发临街建造连排多层住宅,层数以2-3层居多,院落空间消亡,街巷成为人们聚集和交流的场所。

  之后,沿主要街道的连排多层住宅亦逐渐演变成底层为商业功能的商住复合形态。商铺的出现使住区周边城市以及住区自身的人气得到提升,虽然带来了一些噪音烦恼,但亦满足了居民不断变化的生活需求。在后期居住规划设计中,将住宅底层与二层设计为商住复合的“店联屋”形式,向住区内外部进行开放,形成良好的商业氛围,而为了保证日常的生活隐私,则将自身的住区与商铺进行分离。

  朔门街封火墙原有东、中、西三道,后因解放街扩展拆除西段封火墙,现存东、中两道。封火墙起到万一失火时阻止火势蔓延的作用,在台风之际亦可起到挡风作用。

  封火墙在湘西凤凰古城最为丰富,有“马鞍墙”、“马头墙”、“牌坊墙”、“拉弓墙”等诸多形式,多见于乡野间。而位于温州城区内的朔门街封火墙造型朴素,更重实用。

  建筑原主人本在朔门打绳巷开设纸店,后售于叶益麟,叶氏先后开办银纸店、“叶顺源”南货店、“叶顺源”钱庄等。门屋正面为西方巴洛克式风格,上置英文门楣,是当年温州城内富户建房流行的元素。

  ▲券门主要以砖结构为主,结合西方建筑风格,采用半圆拱形,讲究对称、均衡而又富有变化,装饰形式丰富,造型独特。

  胡宅原是吴长源南北杂货铺。因吴家长子经营失误将吴宅一部分售于胡家。之后因居住的原第二军团司令、蒋介石曾经的侍卫长、台北温州同乡会理事长胡炘,所以得名“胡宅”。

  胡炘深受蒋介石器重,历任陆军第46师师长、陆军装甲兵司令、国防部作战次长室助理参谋次长,之后又担任侍卫长。从国军退役后,胡炘以外语才华赴巴拉垚担任大使,归国后改派为驻新加坡商务代表团代表,直至70余岁从外交界退休。退休后的胡炘先后担任民间的温州同乡会会长,于2022年病逝台北。

  爱吾庐之名源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的诗句,由陈嘉兴建于民国初期。1953年由陈姓、黄姓、徐姓、赵姓四户人家购得,此宅原为五间两层楼房,2009年因房子沉陷,危房重建,只留下门口门庭。

  温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足,光照强烈。明清时期,民居建筑以悬山顶为主,可以更多地提供遮阳避雨。外廊梁架是温州民居建筑中做法最为考究的部位,几乎每处建筑都做有前廊,廊上刻有雕饰,构件也是十分精致。

  1876年温州开埠后,在建筑领域内逐渐出现和传统风格迥异的西式建筑,进而融合成为中西合璧的新型建筑。温州近代商业建筑主要形式有中华巴洛克式和装饰艺术派等,虽然外立面整体以西式风格,但建筑内部大多仍是传统的布局,但这也同温州缺乏工业化生产的钢筋、水泥、玻璃等材料有关。

  解放初期是中国近代建筑的停滞时期。而该时期的建筑多是为砖木结构,以砖承重,延续了传统中式“粉墙黛瓦”的特点,但样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颇具时代特点。从70年代末开始是中国住宅建设快速发展时期,从房型的平面布局、面积标准、设施设备的配置方面都进行了统一,是温州现代住宅发展的雏形。

  透过建筑,以人之生存为核心,地理学家段义孚在研究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时,对人性、人情、意义、价值和目的更加关注。生活在地方的人“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无时无刻在地方建筑个性上反映这一特点。

  建筑是人与自然社会的一种情绪表达,精神上、物质上的追求。跨过漫长时间的维度,因四季的轮回不断熏染,建筑的肌理变得旧有痕迹,模糊迷人的时间感赠与历史无限深度,等待后生儿来此感知时空的交错与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