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工程案例 > 美式风格

华南公路工程修建烈士纪念碑雷火电竞官网

发布日期:2023-12-14 21:33:16 浏览次数:

  习在系列讲话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刘赐贵省长指出:“我们要把海南全岛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实现‘日月同辉满天星’,全省处处是美景。”刘省长在很多场合提到的公路建设要做到“五化”——亮化、美化、绿化、彩化、净化。一句话,就是公路建设文化。当前,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公路建设面临全域旅游景观化新机遇,公路建设文化与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息息相关,是海南交通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一段时间以来,海口市以“双创”为契机,要求把保护、挖掘和弘扬历史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认知价值来对待。“双创”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文化大战略建设,融汇了“一带一路”倡议思想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双重智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好公路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使其成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造福百姓的发展工程、民生工程,是海口公路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贡献。

  20世纪50年代海南解放后,为了巩固国防,加快地方经济建设,经上级批准和多方面筹备,决定修筑海南历史上第一条上等级公路——海榆中线。为此,军队和地方政府动用了各方面力量,集结10万余军民,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筑路大会战。在当时的华南公路工程指挥部指挥下,数万干部、战士和职工(两个师、三个地方工程局),战胜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经行高山大川,穿越热带雨林,与五指山地带湿热瘴气,毒虫猛兽等艰难困苦作殊死斗争,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用短短的两年时间,克服重重障碍,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这条国防公路的建设任务。

  为打通这条长达200多公里的山区公路,其中221名指战员和民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平均一公里牺牲一人。1952年10月,华南公路修建工程指挥部先后派出9个测量队进行新路线勘测设计,选定以海口市秀英码头为起点,路经永发村建东山大桥跨南渡江,再经屯昌、枫木、乌石、营根、通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所在地),穿越五指山,至榆林港,全长296.6公里。全线以什运为界划分南北段施工,北段长191.03公里,由第一工程局负责施工;南段长105.57公里,由第二工程局负责施工。施工队伍以中国人民公路工程二师为主力,配备机械,担任路基(艰险、陡峭路段),路面和桥梁涵洞修建任务;平丘地段则以海南区政府征调的10万民工为主。整个工程总投资3203.3158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1.15898万元。全线月中旬竣工通车。公路建设的先驱们,当年在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以大无畏的革命加拼命的战斗精神,用青春和生命在琼州大地上筑就了这座不朽的丰碑——海榆中线公路。

  亲自为此书写了“加强防卫,巩固海南”的题词;朱德题词“好好建设公路,为造福人民与巩固海防而努力”。至今,由这两幅题词制作的锦旗,仍高高悬挂在交通部公路工程局的荣誉室中央。

  鉴于海榆中线公路的历史和精神价值,1954年海榆中线公路建成通车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在海榆中线起点——海口市秀英中心区,修建了一座纪念碑。

  据公路年鉴记载:当时的纪念碑高约7米,占地38.8平方米。砖石水泥结构。碑的正面和背面都刻有“烈士永垂不朽”6个大字,大字下面分别刻着221名烈士的英名,左右两侧分别为的题词:“加强防卫,巩固海南”,和朱德的题词:“好好建设公路,为造福人民与巩固国防而努力”。碑身每面上方均雕刻有五角星纪念章形图案,中心饰以稻穗、椰树、桥梁、公路、压路机等。碑的下部刻有交通部撰写的碑文:“中央人民政府为巩固国防,建设海南,决定修建华南公路,于1952年秋开始施工。海南气候酷热,雨季漫长,时遭台风洪水袭击,海榆中线更越过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的五指山区,工程艰巨。由于中国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特别是海南人民的大力支援,苏联专家热诚无私的帮助,以及参加修建工程的中国人民和全体职工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终于克服了一切困难,于1954年冬胜利竣工。惟在施工期间有些同志为了祖国的公路建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功勋是伟大的,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烈士们永垂不朽”。1985年,该纪念碑被列为海口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因海口城市建设需要,秀英小街实施拓宽改造,公路烈士纪念碑被拆除。2001年海南省交通厅党组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保护好海南交通公路这一丰富生动的历史教材,决定在海榆中线公里处重建公路烈士纪念碑。纪念碑落成后,占地6666平方米。纪念碑坐西朝东,为钢筋水泥结构,黑色大理石砌面,属园院式建筑,园地共分五级平台:第五个平台,即纪念碑基座平台。新碑高19.52米,代表海榆中线米,纪念为修建这条公路而牺牲的221名烈士。与旧碑一样,碑上镌刻着和朱德的题词、交通部撰写的碑文以及221名牺牲烈士的名字(见名录)。海榆公路纪念碑寄托了海南国防交通建设的历史文化情怀。是海南交通建设一面镜子和活生生的历史教材,具行业和传统教育、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等多种功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海南交通与公路人的精神家园。

  当前主要存在问题是,纪念碑改建后没有得到专项有效的管理和维护。纪念碑大门口没有显著标识,不利于弘扬公路革命传统文化及悼念和宣扬英烈事迹。据调查,整个海榆中线没有纪念碑位置相关指示牌。纪念碑大门、围墙、碑体和园内台阶等设施明显老化失修,部分表面石块脱落。园内杂草丛生,林木凋零,其景象与庄严肃穆的纪念碑极不和谐,也与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衔极不相称。

  根据条件和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进一步深入调查、挖掘纪念碑的历史文化背景,增添必要的历史、文化、教育和景观素材,加强停车场地等景观元素的建设。维护整修纪念碑主体建筑,对纪念碑园区现状进行合理实际的整改、扩修,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建设文物展示馆、筑路英雄塑像群等。适当美化园区,合理绿化园林等,确定其传统文化和红色旅游价值的正统地位,向社会和行业提供学习革命前辈,缅怀先烈的场所,发挥纪念碑最大的现实教育功能,成为海南交通“根”文化和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1、收集整理海榆公路纪念碑的历史资料、文化素材,根据园区建设所需,提供历史与传统及交通文化建设等相关资料。

  2、根据交通厅机关党委关于党风教育、廉政建设需要,提供相关党史党建资料。

  3、聘请相关教授、学者、作家及精神文明建设专家等,现场指导,听取整改意见,提出修改建议方案等。

  4、编写海榆公路建设回忆录、历史小故事,园区介绍手册等,为园区雕塑、浮雕墙、碑铭、扁牌、文化长廊编写铭文简介等,出一部图文并茂的书籍,提升园区文化品位,扩大纪念碑社会影响。

  1、整修纪念碑及围栏、纪念园门柱、围墙、地砖等设施;改造纪念园内的绿化,增设展墙、碑文等,突出红色教育基地的内容。

  2、在纪念园右侧旁边另征3-5亩土地,用于建设护管纪念园用的工作间、值班室、停车场及路道等设施;

  4、在纪念园处海榆中线公里的范围内,修整场地、种植木棉树、花草等,进一步美化公路及红色教育基地环境。

  目前该纪念碑尚未归民政部门统一管理,其虽为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管理单位仍为海口市公路局。该纪念碑不仅对海南极为重要,对交通公路文化建设意义尤其如此,也对建设者及其后代们有着非同寻常的纪念意义。为此,在当前“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全域旅游化升级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成为各行各业共识情况下,深入挖掘与增补该纪念碑园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实施保护性开发管理,使之进一步彰显光大其服务时代,服务社会、服务交通的特殊历史使命,对于发现海南历史、促进现代公路文化建设具有特殊意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交通运输部有关文化宣传、教育等工作要求,按照海南省交通厅有关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理念,我局拟借助海南交通烈士纪念园文化品牌,打造海南交通传统及廉政教育基地,提升公路文化教育力度,促进公路管理和建设的现代化水平。